健康新聞

紙基傳感器可快速檢測心臟病標志物

1261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一款低成本紙質傳感器,能在15分鐘內檢測出心臟病發(fā)作的生物標志物。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納米》雜志。心臟病早期診斷對于挽救生命至關重要,但標準的實驗室檢測不僅費時,而且價格昂貴。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開發(fā)出基于紙張的垂

健康新聞

人的一生為何有兩次“斷崖式”衰老?

1949

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突然間就覺得自己老了。實際上,這種感受并非錯覺,或許正是身體內部深刻變化的真實寫照,醫(yī)學數據與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蹲匀弧にダ稀冯s志最新報道稱,美國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的科學家揭示了衰老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過程。相反,人類在青春期后還會經歷兩次顯著的“斷崖式”衰老。不過,清晰

健康新聞

衰老研究“風華正茂” 健康老去愿景可期

1279

我們?yōu)楹螘ダ??我們究竟有多老?如何健康地老去?這是近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上,與會的基礎研究科學家和臨床醫(yī)生討論的議題?!吧鲜鰡栴}分別對應著衰老機制、衰老度量和衰老干預三個方面的科學問題?!睍h執(zhí)行主席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指出,目前相關研究分別面臨著靶標缺、預警難、干預差等挑戰(zhàn)。在

健康新聞

44歲和60歲時 衰老最快

1373

人類在生命中的進程是一個漸進式的變化。然而,如果某天早上你醒來照鏡子時突然發(fā)現自己老了不少,這并不是憑空想象。美國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yī)學院的遺傳學家對與衰老相關的分子變化進行考察后發(fā)現,人們分別在44歲和60歲時出現了明顯的衰老跡象。也就是說,人體的衰老并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

健康新聞

前列腺癌患者血液內檢出新型RNA

635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yī)學院科學家在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內檢測出一些新型RNA,其被包裹在名為“細胞外囊泡”的納米顆粒內。當癌癥存在時,這些分子會發(fā)生變化,這表明它們有可能成為檢測前列腺癌的生物標志物或治療靶標。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細胞外囊泡雜志》在線版。研究團隊將這些RNA分子命名為“EV-UGR”(細

健康新聞

個性化深部腦刺激能減輕帕金森癥狀

945

《自然·醫(yī)學》19日發(fā)表的一項最新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與使用傳統(tǒng)腦刺激方法相比,使用個性化神經信號的適應性深部腦刺激,可將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的持續(xù)時長減少50%。深部腦刺激是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操作之一。醫(yī)生會放置一種稱為神經刺激器的醫(yī)療設備,再通過植入的電極,將電脈沖發(fā)送到大腦中的特定目標(腦核)。

健康新聞

讓阿爾茨海默病盡早“現形”

1886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檢測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科學家發(fā)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能在阿爾茨海默?。ˋD)癥狀出現前,捕捉到患者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鑒于此,全球眾多科研團隊正競相開發(fā)精準的血液檢測方法,以期讓AD盡早“現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神經內科教授郁金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血液檢測方法具有

健康新聞

巨噬細胞:對抗實體腫瘤的“希望之星”?

912

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成分,在識別吞噬病原體、抵抗感染、器官生成、組織重塑、代謝適應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漢杰團隊與復旦大學代謝與整合生物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冠琳團隊合作,系統(tǒng)回顧了近年來人體巨噬細胞多樣性、發(fā)育和功能的最新研究進展,提出綜合單細胞轉錄組學、

健康新聞

三大技術為抗衰老帶來新希望

533

1961年,美國生物學家倫納德·海弗里克和保羅·穆爾黑首次描述了衰老細胞。這些細胞潛伏于人體全身,不再分裂,喪失功能,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原因之一。這些細胞還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降低人的認知,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使人罹患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肺病、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臟病等。英國《自然》雜志網站

健康新聞

約1/5患者攜帶特殊基因拷貝

782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來自西班牙和美國多個機構的神經學家,研究了數千名已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數據,以及另外10000多名在世患者的生物標志物。結果表明,約15%到20%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可能要歸因于攜帶兩個APOE4基因拷貝。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新一期《自然·醫(yī)學》雜志。阿爾茨海默病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健康新聞

新血檢能比X光提早8年發(fā)現關節(jié)炎

244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佳欣)骨關節(jié)炎是最常見的關節(jié)炎形式。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中心研究人員報告稱,通過驗血檢測一種新的血清生物標志物,可預測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比用X光檢測出這種疾病的時間提早8年。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志。當前的X射線診斷方法通常只在膝關節(jié)有結構性損害后,才能

健康新聞

DNA納米機器為血栓精準給藥“探路”

1929

“由血栓造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已經成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我們在與臨床醫(yī)生交流時了解到,目前血栓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不好。雖然有專門的藥物,但其副作用大,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所以我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藥物精準地送到血栓附近,有的放矢地給藥?!蹦暇┼]電大學教授汪聯輝近日向記者介紹了一種智能DNA溶栓納米機器

健康新聞

僅靠一張膜就能實現癌癥分子分型診斷

133

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是液體活檢的重要臨床標志物,可用于早期癌癥診斷。但它在人體內的數量非常稀少,僅占正常血細胞數量的十億分之一。想要找到它,可謂大海撈針。 近年來,中外科學家都在想辦法從血液中準確找到循環(huán)腫瘤細胞。日前,江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劉磊團隊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健康新聞

AI輔助診斷早期卵巢癌準確率達93%

306

科技日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癌癥綜合研究中心(ICRC)科學家將機器學習與血液代謝物信息相結合開發(fā)出一種新方法,使卵巢癌樣本檢測準確率達93%。相關研究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婦科腫瘤學》雜志。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這種疾病剛出現時通常沒有癥狀,在癌癥后期被發(fā)現時已經很

健康新聞

這些新測試能知道你到底有多健康

1748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在11月3日的報道中指出,一個人是否健康?有多健康?血壓和體重指數等常規(guī)指標能闡釋的信息很有限。測試微生物組和代謝產物,甚至“免疫等級”,或許能讓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血壓和BMI 當人們去醫(yī)院體檢或看病時,醫(yī)生一般會從測量血壓、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開

健康新聞

超靈敏血檢可量化“泛癌”生物標志物

1186

據美國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啟發(fā)工程研究所官網6日消息,由該所和美國醫(yī)療機構麻總百瀚(MGB)、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組成的聯合團隊,開發(fā)了一種低成本、超靈敏的血液測試方法,可檢測多種常見癌癥的高度特異性生物標志物的微量水平,每次檢測只需半滴血(25微升)即可。該方法在癌癥早期檢測和疾病監(jiān)測方面很有前景,并

健康新聞

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guī)定發(fā)布

1273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國家藥監(jiān)局10日發(fā)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guī)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專門規(guī)定共11章82條,進一步對中藥研制相關要求進行細化,加強了中藥新藥研制與注冊管理,促進中藥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國家藥監(jiān)局表示,“臨床—實驗室—臨床”是中藥新藥研發(fā)的主要特點。因此,專門規(guī)定強化“以臨床價值為

健康新聞

關口前移主動施策,終結結核病流行

328

7400萬人據統(tǒng)計,2000—2021年,全球對結核病的治療、對結核病和艾滋病雙重感染者的治療,共挽救了7400萬人的生命。這也得益于新技術、新藥物和治療方案的使用。過去3年,當大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時,另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卻在卷土重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2022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健康新聞

糖、心、腎,一起守護

1511

我國約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億,糖尿病患者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1.3億,這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三大“過億”的慢性疾病之間還會互相影響。當其中一種疾病控制不佳時,會增加其他器官和系統(tǒng)受損的風險,從而導致整體病情的惡化。糖心腎病 相

健康新聞

對暴食癥患者進行腦刺激治療可減重

1055

科技日報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醫(yī)學》雜志29日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飲食沖動相關神經活動模式引導的腦刺激,能改善兩名暴食癥和重度肥胖患者的進食自控力,促進減重。這一結果來自一項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證明了生理機制引導的閉環(huán)式深部腦刺激在治療失控進食患者方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失控(L

健康新聞

目睹親人患癌去世她決心與腫瘤一戰(zhàn)到底

1414

盛夏七月,蘇州獨墅湖畔,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tǒng)醫(yī)學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研究員馬瑜婷正帶領團隊,爭分奪秒推進研究工作。這兩天趕上重要實驗節(jié)點,她整日穿梭在一條走廊之隔的實驗室和辦公室間,時而神情專注,時而步履匆匆。走廊的墻上有馬瑜婷課題組的介紹,其間的一句話讓人振奮:“實驗難免有失敗,但科研沒有死胡同,

健康新聞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真的嗎?專家這樣說……

1188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防癌的真相”癌癥早篩科普直播上,多位腫瘤防治領域的院士大咖直接解答老百姓心中最關心的問題。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真的嗎?“每個人身體里都有癌細胞”這種說法是真的嗎?“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的機體每時每刻都和不少致癌因素發(fā)生著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身

健康新聞

“救命藥”親民 廣州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月均最低不到800元

355

中新網廣州1月4日電 (記者 蔡敏婕)1月1日起,新版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執(zhí)行,不少腫瘤創(chuàng)新藥、特效藥都納入了醫(yī)保目錄,并進入了降價快速通道,救命藥”變得更親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婦科腫瘤??浦魅螐埍医战邮懿稍L時表示,此次尼拉帕利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的適應證被納入醫(yī)保報銷,此舉

健康新聞

《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更新強調全病程管理

1801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張尼)24日,由中華醫(yī)學會精神醫(yī)學分會組織編寫的《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發(fā)布。時隔 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側重疾病預防、強調全病程管理、鼓勵多學科參與,突出預防、早期干預、居家管理與康復三大重點。癡呆是指由于神經退行性變、腦血管病變、

《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更新 強調全病程管理
健康新聞

《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更新 強調全病程管理

1969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張尼)24日,由中華醫(yī)學會精神醫(yī)學分會組織編寫的《中國老年期癡呆防治指南》(2021版)正式發(fā)布。時隔 14 年后再版更新的《指南》,側重疾病預防、強調全病程管理、鼓勵多學科參與,突出預防、早期干預、居家管理與康復三大重點。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癡呆是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