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深秋,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公公去世了,一時我和老伴情緒跌落至冰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適,我基本走出傷痛籠罩的境地,可是老伴依然情緒低落,白發(fā)也見多了,失眠、頭痛、焦慮、猜疑,精神萎靡不振。如果他長期如此,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和“傳染”到全家人的心情,于是我想方設法幫他排解負面情緒,充當“心理醫(yī)生”。
老伴情緒依舊不振的根本病因在于他兩歲時就沒了母親,他和父親相依為命,現如今公公突然離他而去,豈能不傷心絕望。所以,每當他想到他爸便會產生很重的心理負擔。
對此,我耐心勸解老伴,人終會離去,包括我們也是,要面對現實,公公走了,活著的還要好好過。我們生活好了,公公在天有靈也會放心。過了段時間,我發(fā)現他的情緒有了好轉。
可是不久,老伴又患上了心律不齊,胸悶氣短,盡管服了近半年的藥,依然起色不大。他精神萎靡,情緒焦慮。為了讓老伴盡快走出陰影,我通過微信,將那些平日里關心他、在乎他,且他信得過的親朋好友建了一個群,通過與朋友分享來解除心中的郁悶、孤獨和煩惱。
除了發(fā)動別人幫忙,我還擔當起他的“情緒管理專家”。他之所以總陷入糟糕情緒中,就是因為他現在的生活太枯燥單調了,一直“宅”在家里,遇事便會想不開、看不透。
老伴聽從了我的建議,開始嘗試培養(yǎng)些興趣愛好:做志愿者、寫字作畫、種花養(yǎng)鳥、跳廣場舞、練氣功、打乒乓球、下棋、垂釣……豐富多彩的休閑活動,釋放了情緒,增進了身心健康。
此外,我還讓他不要去與別人攀比,保持坦然、樂觀的良好心態(tài)。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老伴的情緒終于恢復如初。
經過這兩件事后,老伴真把我當成他的“心理醫(yī)生”了,每每遇到煩心事,他都會第一時間向我傾訴。老伴現在經常說:“有啥事跟老太婆一說,心里就會舒服多了?!笨吹嚼习樾诔i_的樣子,我感到幸福滿滿。(王惠玲)